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了更好的响应习总书记学习党史的号召,2019级学硕党支部在2021年4月24日晚7点于企业微信召开了本次党课理论学习,课程由王海洋主持,主讲人为王国鑫、袁玉明,课程主题为“改革开放史”。
整个课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总方针确定的客观依据,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与矛盾论、实践论。改革开放,是指在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曲折、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背景下起步的,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为了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改变封闭落后的中国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并经历了五个进程:第一阶段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8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前,被称为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二大召开到1991年底,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中国摸索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第三阶段是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00年底,这是改革开放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已非常明确;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这一时期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第五阶段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书写了在新形势下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的历史新篇章。
此外,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袁玉明同学又进行了改革开发与矛盾论、实践论的系统介绍,系统介绍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系列政策的来源和实践的合理性。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切合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并提出了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的经典语录,并通过思想观点的提出让广大人民做好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准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内是摸着石头过河,对外也同时解决了实践与开放的问题,并在之后不断的尝试,并提出三个有利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在本次党课的最后,主持人王海洋和支部书记潘晨晨,对本次党课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我们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学习并理解党史,但党史不应该只局限于枪林弹雨的年代,还应该着眼于和平年代,着眼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中国的发展,要求全体党员增强党员身份意识,积极参与支部的理论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