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这段时间里,全国人民不只是与新冠肺炎病毒相抗争,也有心理上对焦虑等负性情绪的调解。心理抗疫成为了全面抗击疫情的一部分。正值5.25心理健康日,5981cc万洲国际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心理学会创任会长,首都师范大学5981cc万洲国际特聘教授岳晓东教授于5月26日19:00到21:00在企业微信线上开展“战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成长”主题讲座。讲座由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艳艳老师主持。
岳晓东教授以习近平主席对于疫情期间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重要讲话,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首先,岳晓东教授介绍了负性情绪的由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分析几种典型的负性情绪及其产生原因,运用专业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全面的阐述。引导同学们回忆疫情期间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在此之后,岳晓东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心理防疫的应对策略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启示。在应对策略方面,岳晓东教授提出“焦虑共存”,即接纳自身的焦虑,学会与之共存而不是一味地排斥焦虑情绪,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在生活启示当中他着重表达了幽默心态的重要性,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强调笑在生活中拥有重要地位且对情绪有很大的疏导作用。他提到,笑的时候就是情感垃圾大扫除,给心理排毒;除此之外,运动也可以释放多巴胺,对缓解心情有所帮助并且倡导同学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笑口常开、笑对人生,做好心态调整。
结合美国总统肯尼迪关于“危机中的生机”,岳晓东教授引导同学们学会从危机中成长。他讲到,要以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明天”而不是沉溺于“昨天”,要从“昨天”的纠结中走出来,并且以自己与儿子朝夕相处从而达成了想要锻炼儿子中文水平的心愿为例,向同学们展现了怎样在危机之中发现生机,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并且提出了在疫情中由惊慌状态到学习转台最终转变为成长状态的发展过程,引发同学们的反思。
在本次讲座当中,岳晓东教授重点讲述了疫情带给人们最重要的是感恩的能力,开导同学们摒弃纠结,心怀感恩之心。在这段时间里,学会观察、欣赏生活的美好,尊重、肯定他人的付出。拥有感恩之心可以平息心情、帮助成长。岳晓东教授还赋诗一首,表达感恩之心在应对疫情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岳晓东教授引用曾国藩的人生感悟“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总结讲座,提出不否认发生的事情,不操心没发生的事情,不分心给已经确定的事情,不纠结已经过去的事情的态度。
最后,提问交流环节,来自18级的研究生关塞向岳晓东教授提问相关心理学交叉学科发展人工智能方向的问题。岳晓东教授给与了积极回应并强调了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岳晓东教授的此次分享从不同方面为同学们关于在心理抗疫当中如何成长的问题提供思路,引发同学们深入了解心理学专业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了同学们对于专业学习的思考,使同学们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