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班主任项目是我院一直以来都尤为重视的项目。5月21日下午四点,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我院2019级本科生的领航班主任,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蒋毅教授莅临指导,开展领航班主任主题讲座。5981cc万洲国际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艳艳老师、班主任吴琼老师、王慧莹老师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学子到场参会。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这是本次蒋毅教授讲座的主题。相比于讲座,蒋毅教授更将这次机会定义为一场座谈。距离的拉近,让所有同学都感受到了蒋毅教授的亲和力。在活动中,蒋教授也是十足十地与大家交心,从学业到生活,给予大家建议与鼓励。
本次讲座主体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个人成长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区别”、“本科(研究生)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基础)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第一部分“个人成长中的一些感悟与体会”中,蒋毅教授首先从自身经历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他对心理学态度的转变。如今学科大趋势是交叉与融合,心理学更是“交叉中的交叉”,无疑是热门专业。但20年前却并非如此,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亦志不在此。然而正是阴差阳错的命运安排,让他遇见几位好老师,也让他发现与他兴趣点契合的心理物理学。这一切,如同一场巧合,成为了他人生改变的关键点,却也让他无比庆幸。他说:“回到20年前,我的第一志愿会是心理学。”之后,蒋教授又分享了对于本科学习阶段的三个建议。第一点,他提出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尊重个体差异,支持个性发展。第二点,他建议大家做选择性的尝试,尽快确立目标。他指出本科生选择余地大,既是好事,也带来了不确定性。我们应当做的,是立长志,而非长立志。第三点,他说,他不赞成不劳而获。很难,且即使“获”,也不会长久。反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是大家真正应该尝试的。
蒋毅教授将第二部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区别”与第三部分“本科(研究生)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为大家解释。他通过一张图,为大家清晰阐释了从高中阶段开始,经过本科阶段,最后到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获取的改变。整体是由被动到主动,简单到复杂,全面提升的过程。他将本科生和研究生、博士生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从可以做的事和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两个方面,为大家解惑。帮助大家缕清思路,使不少久久困扰大家的问题“无所遁形”,颇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
第四部分,“(基础)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提出”,蒋毅教授指出——好的科学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在这一部分里,大家看到了曾引起网友们争论的视觉“难题”,看到了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动图,看到了“单身狗怎么从高富帅手里抢到漂亮女朋友”的实验。却也是此刻才惊觉,曾经一笑而过的事,原来都与心理学息息相关。习以为常的事,其实很奇妙。这一突如其来地发现,也的确令人颇为感慨。
在主体部分结束后,吴琼老师主持提问环节。同学们在蒋毅教授的鼓励下,对于多方面进行了提问。在学业方面提出,如:“专硕与学硕区别”、“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道路”、“研究生复试(博士生面试)该如何准备”等问题。在生活方面提出,如:“中科院的一天如何度过”、“拖延症应当如何解决”、“对于读书的好建议”等问题。蒋教授对于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耐心回答。而当解释到有关“面试”的问题时,更是直接分享干货。吴琼老师都在一旁打趣,说蒋教授将面试的小技巧都透露了出来。在这一环节中,蒋毅教授对于许多经验与方法,可以说是倾囊相授;再加之吴琼老师对于在我院实际情况的补充说明,使心理学子们以一种更放松,更积极的态度,对于5981cc万洲国际,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颇受激励,也感知到了更强烈的动力。
讲座持续两小时。在这两小时里,大家听到了蒋毅教授的故事,也感受到了蒋毅教授的支持。这种真诚的鼓励,自然地叩开了每个心理学子的心扉。前辈的经验与鼓励,必然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永远的财富。
那让我们始终相信——纵然曾经狼狈,纵然道阻且长。我们也终有一日会拨开迷雾,迎接光芒万丈与长乐未央。